<progress id="7h8pv"></progress>

    1. <progress id="7h8pv"><bdo id="7h8pv"></bdo></progress>
      1. <samp id="7h8pv"><ins id="7h8pv"></ins></samp>
        咨詢熱線: 13368125551

        解決方案

        對不同行業屬性及規模制訂了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方案

        某劇院音頻擴聲系統解決方案分析

        2020-05-08

        某劇院音頻擴聲系統解決方案分析

        根據劇院建筑的使用性質及觀眾條件可分為歌舞、話劇、戲劇三類。劇場為多用途時其技術標準應按照其主要使用性質確定,其他用途應適當兼顧。

        一、劇院音頻系統的要求及特點

        1.擴聲特性指標要求越來越高:音質好、響度大、動態寬、均勻度好。

        2.使用功能越來越多:綜合性+專長、專長+綜合性、單一功能劇場非常少。

        3.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主控設備備份及全通道備份。

        4.大都要兼顧自用及出租的需要:便利性、易于操作性。

        5.先進性的體現:部分或整體的數字化、網絡化。

        6 對舞臺及演員聽覺效果的重視。

        二、劇院音頻系統的設計要點

        1. 擴聲特性指標:

        任何擴聲系統都應該以最終的還音效果為主要目的。雖然目前有關的擴聲特性測量方法及聲學指標還不能完全體現最終聽覺效果的好壞,但其仍然是判斷一個擴聲系統成敗的重要手段之一。

        針對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測量方法、聲學特性指標等國家及行業標準根據技術及需求的不斷發展,經歷了一定的演變:

        《廳堂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GYJ25-86)

        《演出場所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WH/T18-2003)

        《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 2006)

        《廳堂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GYJ25-86)音樂壹級:

        最大聲壓級(空場穩態準峰值聲壓級): 100-6300KHz范圍內平均聲壓級≥103dB

        傳輸頻率特性:以100-6300Hz的平均聲壓級為0dB,在此頻帶范圍內允許≤±4dB;50-100Hz和6300-10000Hz的允許范圍詳見具體文件之圖。

        傳聲增益: 100-6300Hz的平均值≥-4dB(戲劇演出), ≥-8dB(音樂演出)

        聲場不均勻度: 100Hz:≤10dB1000Hz和6300Hz: ≤8dB

        總噪聲級:≤NR25

        《演出場所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WH/T18-2003)音樂及歌劇室內壹級:音樂及歌劇室內壹級

        ? 最大聲壓級(空場穩態準峰值聲壓級): 80-8000KHz范圍內平均聲壓級≥109dB 范圍內平均聲壓級≥109dB

        ? 傳輸頻率特性:以80-8000Hz的平均聲壓級為0dB,在此頻帶范圍內允許≤±4dB;40-80Hz和8000-16000Hz 此頻帶范圍內允許≤±4dB;40 80Hz和8000 16000Hz的允許范圍為+4~-12 dB(詳見具體文件之圖)

        ? 傳聲增益: 80-8000Hz的平均值≥-6dB 傳聲增益:

        ? 聲場不均勻度: 80Hz:≤10dB;500Hz、1000Hz、 2000Hz 4000Hz和8000Hz:≤6dB;16000Hz:≤8dB

        ? 總噪聲級:≤NR25

        《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2006)文藝演出類壹級:類壹級

        ? 最大聲壓級(空場穩態準峰值聲壓級):額定通帶內 ≥106dB ≥106dB

        ? 傳輸頻率特性:以80-8000Hz的平均聲壓級為0dB,在此頻帶范圍內允許≤±4dB;40-80Hz和8000-16000Hz的允許范圍為+4~-10 dB(詳見具體文件之圖)

        ? 傳聲增益: 80-8000Hz的平均值≥-8dB 傳聲增益:

        ? 聲場不均勻度: 100Hz≤10dB;1000Hz≤6dB; 8000Hz≤8dB

        ? 總噪聲級:≤NR25

        對音頻系統的擴聲特性指標應正確理解。

        ? “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是必要但非充分的。是技術層面對擴聲系統不完全的要求,而不是舞臺演出藝術對擴聲系統的要求。劇院音頻系統的設計應實現音頻工程技術與聲音藝術美學的對接。

        ? 自然聲與電聲的關系,專業性古典類演出,應以自然聲為主,電聲為輔。

        ? 對達到相關的擴聲特性指標要有足夠的重視度,嚴格的實際測量會出現很多問題。

        2 通常的聲場覆蓋方式:

        2.1 觀眾席揚聲器:

        聲橋揚聲器:原則上覆蓋所有觀眾席。通常采用左中右三組布局方式,以滿足SIS(Space Image System)的需要。

        臺框兩側揚聲器:原則上覆蓋所有觀眾席。并拉低聲橋上揚聲器的聲像位置。

        臺唇揚聲器:針對觀眾席前排對觀眾席前排(1~3排)中央區域進行補聲,區域進行補聲,并拉低聲像位置。聲壓級不能過小

        補聲揚聲器:

        通常針對上層觀眾席對下層觀眾席的遮擋部分及主揚聲器覆蓋較差的兩側觀眾席區域。

        效果聲:側環繞、后環繞、天空效果。注意與主揚聲器系統在聲壓級及覆蓋角方面的匹配。

        舞臺效果聲:配合演出劇目需要、體現舞臺場景的效果。需較大聲壓級和較窄的指向角,以便從舞臺內部重放效果至觀眾席。

        2.2 舞臺揚聲器:

        主監聽:SIDE FILL揚聲器為舞臺主監聽固定安裝在假臺口兩側。

        側舞臺及后舞臺:根據需要配置,通常為固定安裝。

        流動監聽:根據需要流動擺放,建議多設幾個通道,且需注意指向角的配置。

        耳機返送系統:通常為1對多,頻點可調。造價相對較貴,用于主要演員。

        特別注意事項:針對揚聲器的調音臺信號飼送以及功率放大器輸入信號分配。


        ×
        QQ咨詢
        ×
        公眾號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